民间传说(CSS显示图片)

生活习俗

衣饰  

峡谷境内群众衣饰朴素、大方。清代,农民多穿土布,乡绅、官员、富户多穿“洋布”。夏穿白布短衫、汗褂(背心)、青布裤,冬穿对襟棉袄,带绑腿系腰带,头缠白毛巾。老人戴毡帽,妇女穿掩襟衣,冬棉夏单。富户春秋大多穿中式长衫,冬季穿皮袄、皮袍。民国时期,变化较大。初期老年人仍穿土布衣裤,青年人爱穿市布。窄衣宽裤,高领短袖,方口、圆口、尖口鞋。乡绅喜着长衫,戴礼帽,蹬没脸鞋。妇女爱穿平底鞋。公职人员多穿中山服、学生服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群众衣着变化很大,布料先后流行斜纹布、卡叽布。化纤织品、毛织品、纯棉布。普遍流行中山装、青年装、学生服、解放服、工作服、20世界80年代以来,以西服、中山装、喇叭裤、牛仔裤、健美裤、筒裤、夹克服、学生服,各种长短大衣、风衣、长短裙、连衣裙为主。

饮食  

 居民以小米、玉米圪糁、白面为主,兼食其他杂粮。蔬菜以山药蛋、南瓜、豆角、红白萝卜为主。千百年来,因地制宜,积累了丰富的粗粮细作、饭菜搭配、味道独特的烹调技术。饮食习惯为一如三餐。早上吃小米或玉米圪糁稀粥或玉米面疙瘩。中午吃小米干饭,晚上吃和子饭,或喝米汤。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,20世纪90年代以来,不少家庭早上吃米汤配白面馍、炒菜,条件较好的吃豆浆配油条;中午吃面条、大米、三合面、饸饹、烙饼、包子、饺子等,花样很多;晚饭一般以汤为主。待客饭多为面条、拉面、饺子、大米饭、蒸馍、油条。菜则是肉、蛋、粉条配合各种新鲜蔬菜,不一而足。婚丧嫁娶、生日满月、寿诞喜事,摆席设宴,宴席分为四盘四碗、四盘八碗、十大碗、八大八小等不同规格。开宴时先上果碟,中间上盘菜,再加上碗菜,以汤作结。传统节日饭,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,中午吃拉面,晚上自便。正月十五早上、中午有的吃饺子,有的吃荤菜大米饭,晚上吃元宵。二月二吃油饼。五月五早上、中午吃蒸米、粽子,中午吃凉粉配馍,有的吃烙饼。六月六吃碱面。七月十五吃细面汤配蒸面“羊”。八月十五混合菜配白馍,吃月饼配煮豆角、嫩玉茭。十月十吃油炸糕。冬至吃饸饹。腊月初五吃五豆粥。腊月初八吃煎饼。除夕晚上吃年糕或汤饺。凡过以上节日,本区人都有互相赠送饭菜的习惯,有“邻家碗换碗,亲戚篮换篮”的说法。

居住 

峡谷区内居民一向依当地环境营建住宅。新中国成立前,一般人家住石头砌的平顶屋,叫“干棚”,也有部分居民住瓦房或住冬暖夏凉的窑洞。凡建屋者请“阴阳先生”勘测地形、地势,名为“看风水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居住条件逐步改善,农村营建砖窑和砖瓦房者逐渐增多,以坐北朝南、阳光充足的堂房为主。20世纪80年代以后,富裕之家建房多为砖木结构,建两层新式钢筋水泥结构楼者也屡见不鲜。90年代后,营建宽敞明亮、装潢华丽的庭院结构渐成时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