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传说(CSS显示图片)

民间文艺活动

龙灯 

 一般用布或纸做成,平年用12节,闰年用13节。表演时,先用铳放三声大炮,紧接着鞭炮齐鸣,一般短打衣装的追龙者,翻着跟头,持着红蜘蛛上场。这时,一股浓烟(用狼粪特制的烟料)弥漫演出出场,十几个身穿统一服装的小伙子用木棍分别举着龙头、龙身、龙尾缓缓上场。随即,一条游龙在云雾中上下滚翻,时隐时现,并伴随着铿锵的鼓乐声,做出各种物资造型,威武雄壮,令人振奋。树掌镇龙灯“纸做”是全县最有名的龙灯。
竹马 

 也称跑马。一般由8~12个孩子参加。表演各自胸前绑扎马头,腰臀部绑扎马臀马尾,随着音乐节奏按一定程序做出各种舞姿。树掌镇磨掌的竹马最有名,始于明嘉靖年间,由成人扮演,最初为24人表演,到20世纪30年代变为12人表演。传统节目有《天门阵》、《闯幽州》等。按角色化妆,穿盔甲、拿刀枪,表演时有过场,有道白,有打斗,并有粗狂的老鼓、小锣鼓乐不伴奏。
舞狮子 

 由2人扮演,共披一张狮皮(由布、麻之类做成),穿1条状如狮子腿的连脚裤。表演时,在鼓乐声中1人拿绣球逗引狮子上场,让狮子做出前进、后退、翻滚、蹲卧、挠痒等舞姿动作,俗称狮子滚绣球。有时还表演钻人桥、跳方桌、攀高山等高难度动作。
小跷 

 流传很广,每个乡镇都有。一般由6~12名彩妆少女扮演,或摇扇或打花伞,踩着小跷边唱边舞。演唱时又八音会伴奏,民间风味很浓。
干板秧歌

  起源于壶关县赵屋和长治县西火县一带,原为锻压、冶炼作坊和没咬工人劳动号子,后来在清末至民国初年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干板秧歌腔,并逐渐演变为地圪圈秧歌舞。只用打击乐伴奏,只在地上坐唱,清唱,不登台。清光绪年间,被搬上舞台。抗日战争时期,秧歌舞形成,其基本步伐是十字步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又融进了现在舞表演艺术,伴奏乐器也增加了管弦乐器,表演水平有了新的突破与提高。
 扛  妆 

 始于明代。在本县只有两家,一是辛村乡天池村的古式扛妆,一是城关镇西街的新式扛妆。由扮妆者和扛妆者组成。扮妆着为3~5岁俊美女孩,身着古装,手摇彩扇,衣裙遮盖全身,下面另做假脚(三寸金莲),整个身体悬于杆上。地面扛妆者为粗壮男子,将杆卡在肩上,随着吹打乐舞蹈,前五后四,左右相转。一行少则十扛,多则十几扛。扛妆还伴随一把桶形彩伞,持伞者随扛妆者在八音会吹奏中翩翩起舞,鼓乐齐鸣,五彩缤纷。
     八音会 

最初由锣、鼓、钹、钟、唢呐、笙、萧、管乐等乐器组成,后来又增加了小镲,梆子。胡琴、笛子以及二胡、扬琴和风琴等许多现在乐器和电声乐器,并逐渐集吹奏、歌舞和演唱为一体。吹奏形式有三种:一是座场吹奏,二是街头吹奏,三是两家以上比赛(俗称打对)吹奏。八音会有绿牡丹、大小八板、大小十番、大小开关、大小观灯、打牙牌、花腔等社火曲目,也有节节高、四季红、靠山红、满堂红、二度梅、放风筝、万年欢、戏牡丹、拜天子等喜事曲目;有哀思鼓、天平鼓、千秋岁、长寿歌、赐天福。劝金杯等丧事曲目。此外,还演奏上党梆子、上当落子、胡关秧歌、襄武秧歌、沁源秧歌等曲目。
此外,还有高跷、划旱船等表演形式,并从外地引进了腰鼓、威风锣鼓、龙舟和背铁棍等多种民间广场艺术形式。